查看原文
其他

2021经验谈【71】| 同济建筑学长孤注一掷申英欧,坚守本心圆梦UCL

点击关注 RAC设计课堂 2022-04-21

缪雪旸

本科院校:同济大学 建筑学

GPA:4.26/5

雅思:7.0

OFFER(截止发稿前):

伦敦大学学院 UCL MArch Urban Design(最终选校)

谢菲尔德大学 TUOS MA Architectural Design

 OFFER 展示 




01
与其说是经验,不如说是反思                                            
一点前言    
在正文前,我有一些话想说。    
接下来的文字,比起经验谈,我更想称之为反思,因为在很多步骤上我其实并没有安排好,并且点点失误加起来后导致了很多严重的后果。这些失误都是大家在申请期间很容易踩到的坑,因此我打算将这种别样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从而起到一些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文书PS:表达对建筑专业真实的理解
大多数学校没有具体格式要求,但各个学校都希望看到你对于你现在所学的专业、以及你想要申请的方向的一些发自内心的认识和理解。我在自己的ps里有提到“建筑不单纯是一个技术学习,它更是我认识世界、感知人与物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媒介”。各学校的老师同样想看到你研究的方向。这里最好结合自身经历来写,例如设计作业、实习、竞赛等,同时尽量向你申请的方向靠上去,增加关联度。这个研究不需要有多大的深度,它主要反映的是你想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你通过这个研究得到了什么。
我留给ps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其实这是不对的。Ps在确定思路和想法后要进行反反复复的修改,而针对不同学校还需要有不同程度上的内容修改,其实是一个非常需要时间的过程。大家一定要记得不要沉迷作品集的图,要留给文书足够的时间,尽早写出第一版。

时间规划:早决定,早安排,早完成”的反面教材
2019年8月 决定出国
2019年10月 第一次雅思试水
2020年寒假 准备雅思二战
2020年3月 雅思二战(原计划,但因为疫情拖到了7月)
2020年5月 报名rac,开始第一个项目(与学校设计课同期进行)
2020年7月 雅思二战,过关
2020年8月 参加rac studio,开始第二个项目
2020年9月开始设计院实习(为期4个月)
2020年10月 开始第三个项目
2020年11月中下旬 开始第四个项目
2020年12月 补图、文书、推荐信
2021年1月 投递
这个时间规划现在想想其实挺惊悚的,大家当反面教材看就是。
出国这个决定其实定得比较晚了,我后来了解到大家基本上大三下刚开始就决定好出路了,更有人大三上就已经开始筹备出国相关的事了。我现在深刻地体会到,早决定、早安排、早完成的重要性。因为出国这个决定做得比较晚,我的语言学习和作品集准备也相应地延后了,这就导致我给自己留出的调整时间被压缩得比较厉害。
而比这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我把准备作品集和设计院实习安排成同期进行。这两个都是相当花时间的事情,同时进行的结果就是互相干扰,当时留给我的完整的做作品集时间只有双休日,这确实对进度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语言:背单词的同时不要忘记动手摘录
因为我主申英欧,所以我选择考雅思。雅思的四个板块——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中,听力和阅读是容易拿分的部分,通过多刷雅思真题就可以慢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做题方式,而剩下的两部分则是大多数朋友容易翻车的地方,我一战雅思就是写作小分没到6.0。口语和听力我是看Simon的网课自学的。Simon是雅思阅卷组的成员,他讲的内容非常干货,比起华而不实的高难词堆砌,他更注重内容的逻辑。其实只要逻辑对了,你在写作和口语上的分就不会低。相关资源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学英语的日常”,在后台回复“雅思”,之后按顺序操作就可以拿到simon的网课资源以及写作、口语的模拟题。Simon提供的写作模拟题也非常不错,涵盖的方面很全,提供的范文也有许多不错的词汇和短句,要记得摘录。这里就要提到词汇积累,除了背单词本外,摘录同样是很有效的提升写作能力的方式。
大多数英欧院校都要求雅思总分6.5,且各小分不低于6.0。语言考试我建议尽早解决,避免后期临近ddl时还有语言要求的负担,最好在申请年份的上半年就把语言搞定。

🔋背景提升:不要让实习影响作品集和文书进度
我在前面提到过实习。其实这个实习是我们学校大五第一学期的必修课,但我前面也提及到实习和作品集不可同步进行。如果学校要求了实习必修课,我的建议是:提前实习,然后在必修期间和实习单位的老师说好,用之前的实习成果作为最后提交的内容。
很多院校的申请界面都有问申请人是否有相关专业的实习经历。实习经历有是最好的,但一定不能让实习影响到作品集和文书的进度,这是我自身的切身教训。如果有人像我当时一样不得不面对实习作品集同步进行的情况,那就只能协调好工作时间,如果无法协调的话,那就好好实习,然后考虑gap吧。


02
作品介绍-小尺度项目中增加手工建筑模型
品集特质:项目之间串成一条叙事主线
我的作品集包含四个作品,三个是本校作业修改,一个是studio的项目,主要从尺度出发来探讨人与空间的体验,因此我选择了小尺度的三代住宅、中尺度的垃圾处理主题活动中心、大尺度的城市设计,和研究性为主的热力学湿地博物馆设计。
不过这四个选题的问题在于互相之间的串接不够强,可以的话项目之间应当串成一条叙事主线,我的作品集的故事性还是弱了一些,也是想得不够深的结果。

作品制作小tip:墙裂推荐作品集中放上手工建筑模型
申请英欧院校时,作品集最好是横版排版。一般版面适合切割成1:1或2:1的两块,如果图纸的信息量足够大则可以考虑一张图占一页。每一页上都要记得写主标题和次标题,并配以少量的说明文字。在老师阅览作品集的时候虽然不会细看这些具体文字的内容,但是在排版层面上适当的说明还是必要的。

标题、说明文字是必要的
作品集里最好出现手工建筑模型,一般来讲推荐在小尺度项目里做模型。本来我计划在住宅项目增加模型,但最后时间没有安排好就没有做。再一次要进行时间安排方面的反思。
我主要是在pinterest上输入关键词然后一步步连锁到想要的案例。查阅案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设计师、设计事务所来找,容易比较出适合自己风格的案例。 

📍申请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热力学湿地博物馆
设计者:缪雪旸
项目解读:
这是我大四下校内自选题的方案修改。现在绿色节能建筑是很多人在研究的课题,但很多方案是通过设备来主动调控室内环境,设备养护成本和实际调控效果不匹配。这个课题是试图通过被动式设计来实现夏天排热、冬天储热,减少设备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图片
这个项目的完成主要分为两步,原型设计与建筑设计。通过原型的光、风测试来确定合适的原型种类,之后根据使用空间功能对热的需求来进行原型之间的组合,并形成最终的方案。虽然这个方案在一些细节和技术性问题上存在一些不严谨,但是国外院校的老师并不会对这方面过于吹毛求疵,他们更愿意看到学生在一些新课题上的尝试和思考。我猜测能得到UCL的offer,这个方案起了很大的作用。
原型模型与测试(模型照片中非常推荐包含手)



03
申请路上的一些心得体会

开拓建筑学科视野,是初心,也是动力

之所以选择留学还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从初中开始,我上学的地方就离家越来越近,到了大学后,我从家里走过去只需要5分钟,可以说对这个环境再熟悉不过了。但我还是想趁着年轻在外面多看看、多拼拼,在国外我相信可以有建筑这个学科的不一样的视野。 
 
主申英欧可以多准备一门外语
我只申了英欧,主要原因是我不太喜欢美国热闹的文化,不过这其实是挺冒险的决定。一般来说申欧的同学都会准备德语,因为德国院校都要求德语成绩,但只有英语成绩的我如果放弃了美国,欧洲的选校面就变得很窄,我申请的院校主要都在英国,其他就是意大利的米理、荷兰的TUD等等了。所以这里我会建议主申欧洲的朋友再多准备一门外语,大多数情况是德语,以增加申请面。
 
不同院校有不同的申请侧重点
英国的话,我感觉谢菲和爱大属于传统学校,比较重实打实的建筑设计,但UCL更希望看到一些新兴的主题荷兰那边,TUD比较希望看到具体的结构构造,作品集要求里写明了要看到构造图

📍等待offer期间也要有所行动
申请季其实不只是投递前的拼搏部分,投递之后等待offer的时候你是可以有所动作的,像今年的UCL因为面临大量的申请,所以发offer的速度很慢。这时候你可以发一封e-mail过去了解自己作品集目前的审批阶段如何,同时还可以在邮件中再次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表达出自己对这个专业的强烈兴趣和所做的行动,篇幅简单一点就可以。我给UCL的UD主管老师就发了这样的邮件,对面很快就回复表示说很开心我可以申请这个专业,不过作品集还没有看到,但是他期待看到他。巧合的是,得到回信的第三天我就收到了UCL的offer预告。E-mail在这之中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虽然无从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一封邮件只有利,没有弊。



04
爱好
缓解紧张情绪的一剂良药
About me:                             
我算是个比较随和的人,不急躁。平时喜欢旅游和看番。在学校里我参加了动漫社,尝试了配音和舞台剧。申请期间我虽然没参加社团活动,但是社团晚会的时候我还是没忍住去看了看,虽然只待了半小时左右,但依然可以让我得到短暂的放松其实申请期间,个人兴趣依然是可以兼顾的,它是缓解紧张心情的一剂良药。
学会自己制造欢乐~
去年暑期李丹老师的studio和队友

分享一下比较信奉的人生观或者能带来力量的格言~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喜欢的设计师:
刘家琨吧应该,在鹿野苑石刻博物馆时的曲径通幽感觉现在还印象深刻。

刘家琨


📍推荐一部你的宝藏电影:
申请期间其实我经常拿恐怖电影下饭,两部招魂还是不错的,闪灵自然更是经典。申请期来点适当的刺激其实蛮好的(?)


♯ 感谢

这里我非常感谢RAC期间辅导我第三和第四个项目的阿杜老师,他讲了很多排版与内容方面的逻辑,以及提供了很多制图效果方面的建议,还有李丹老师都让我获益良多。感谢亲人和朋友一直以来的陪伴,理解和激励是申请之路上必不可少的情感要素。



♯ 导师寄语 

李丹

麻省理工学院

RAC城市&建筑主管老师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期间至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AHO)建筑系交换学习,研究生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专业,申请时曾拿到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建筑学院等学校的offer,最终选择麻省理工学院。曾工作(实习)于北京非常建筑,东京Kengo Kuma建筑设计事务所,马达思班洛杉矶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项目实践。擅长建筑构造,几何生成,建筑与交互等方向的辅导。对北美,北欧学校建筑系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以及各个不同studio的风格特点,都有较深刻的理解。


寄语:在去年夏天的studio中,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推敲方案,探讨可持续的这个话题。缪同学是个逻辑严谨,思维清楚的同学,知识面也广,相信他在今后的探索中可以乘风破浪!



— 留学相关 —
想了解更多留学信息、院校资讯报名时间节点、作品集、竞赛等相关内容可添加下方RAC干货图图微信进行咨询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
文中作品图集、照片均经作者本人授权未经允许,禁止另作用途,特此声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